喺香港,子宮肌瘤係一個好常見嘅婦科問題。根據醫學數據,大約有 20–40% 嘅女性 可能會喺生育年齡期間出現子宮肌瘤。雖然大部分肌瘤屬於良性,唔會直接威脅生命,但佢對女性生活質素、經期、同埋生育能力都有潛在影響。
好多打算生BB或者正努力備孕嘅女生,都會好擔心:「如果有子宮肌瘤,仲可唔可以懷孕?會唔會增加流產風險?」另一方面,有啲女性因為經血異常或者下腹不適,但唔知係咪同肌瘤有關,往往錯過咗及早檢查嘅時機。
今次我會用簡單易明嘅方式,解釋子宮肌瘤對生育嘅影響、常見症狀、幾時要快啲睇醫生,以及香港檢查同治療嘅選擇,等大家可以有更清晰概念。
子宮肌瘤係咩嚟?
子宮肌瘤(Uterine Fibroids)其實係子宮平滑肌細胞不正常增生,形成嘅良性腫瘤。佢唔係癌症,但會隨住雌激素水平影響而生長,所以多數出現喺 30–50 歲 嘅女性身上。
肌瘤嘅大小、位置同數量都可以好唔同,有啲得幾毫米,有啲可以大到似懷孕幾個月咁;有啲只得一粒,但亦有人有好多粒分佈喺唔同位置。
常見嘅肌瘤位置包括:
漿膜下肌瘤:長喺子宮外層,向外突出,可能壓住膀胱或腸道。
肌壁間肌瘤:長喺子宮肌肉層,係最常見類型。
黏膜下肌瘤:長喺子宮內膜下方,直接影響子宮腔結構,對懷孕影響最大。
子宮肌瘤會唔會影響生育?
呢個問題要視乎肌瘤嘅 位置、大細同數量。唔係每個子宮肌瘤都會影響生育,但某啲情況確實有風險:
影響胚胎著床
如果肌瘤長喺子宮腔內(黏膜下肌瘤),會令子宮內環境唔平整,好似「房間有凸出物」,胚胎可能難以穩定著床。
增加流產風險
有研究顯示,某啲肌瘤會干擾胚胎發育,導致早期流產。
阻塞輸卵管或壓迫子宮腔
如果肌瘤位置喺子宮頸或者近輸卵管開口,可能阻塞精子同卵子結合嘅通道,影響受孕。
懷孕期間出現併發症
有肌瘤嘅孕婦,風險包括早產、胎位不正、胎盤異常,甚至分娩困難。
間接影響
如果肌瘤導致經血過多,引起嚴重貧血,女性體質會變差,亦可能影響懷孕成功率。
不過,唔好一聽到有肌瘤就嚇親。其實好多女性雖然有子宮肌瘤,但只要肌瘤位置唔影響子宮腔,亦冇明顯症狀,仍然可以順利懷孕同生BB。醫生會根據你嘅檢查結果評估風險,唔係一刀切。
出現咩症狀要快啲睇醫生?
有啲子宮肌瘤好細,完全冇症狀;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,就要特別小心:
1. 經血量突然增多
每次月經要換好多次護墊,夜晚都滲漏。
經期拉長到 7–10 日以上。
長期落血過多,可能會頭暈、臉色蒼白、易攰。
👉 呢個係子宮肌瘤最常見嘅信號之一,因為肌瘤影響子宮收縮,令經血難止。
2. 經痛加劇
經期肚痛程度愈嚟愈嚴重,止痛藥都幫唔到。
疼痛感唔止限於經期,有時平日都覺得下腹脹痛。
👉 肌瘤壓迫子宮組織,會引起痛楚。
3. 下腹部有腫塊或脹大感
好似小肚腩突然突出,但體重冇大變。
用手按壓覺得硬硬地。
👉 大型肌瘤有機會被自己摸到。
4. 膀胱或腸道受壓
經常想去廁所,夜晚都要起身小便。
排便困難,覺得腸道被頂住。
👉 肌瘤向外壓迫,會影響附近器官。
5. 備孕一年以上都未成功
有計劃懷孕,但一直唔成功,甚至有多次自然流產。
👉 可能係肌瘤阻礙咗子宮腔環境,應盡快檢查。
香港檢查子宮肌瘤嘅方法
如果懷疑自己有肌瘤,檢查其實唔難:
婦科觸診:醫生透過內診摸子宮大小。
超聲波檢查:最常見,分經腹同經陰道,清楚睇到肌瘤位置同大細。
磁力共振(MRI):更精準,但通常係大型或複雜個案先需要。
血液檢查:檢驗有冇貧血,或排除其他病變。
大部分時候,超聲波已經足夠診斷,而且過程快,一般 15–20 分鐘 即可完成,當日就知結果。
如果真係有肌瘤,點處理?
唔係所有子宮肌瘤都需要手術。醫生會根據以下情況決定:
觀察等待:冇症狀或肌瘤細小,可以定期超聲波追蹤。
藥物治療:暫時控制症狀,例如止血藥、荷爾蒙藥物。
手術治療:如果肌瘤太大、症狀嚴重、或者影響生育,醫生可能建議切除。常見方法包括:
子宮鏡手術(針對黏膜下肌瘤)
腹腔鏡手術(微創方式)
開腹手術(大型肌瘤)
子宮切除(只適合完成生育計劃嘅女性)
女性自我保養小貼士
雖然子宮肌瘤未必可以完全預防,但日常生活習慣都好重要:
保持理想體重:肥胖會增加雌激素水平,助長肌瘤生長。
飲食均衡:少食紅肉,多食蔬果同全穀物,幫助平衡荷爾蒙。
定期檢查:有家族病史或者經期異常,更加要每年做婦科檢查。
管理壓力:長期壓力會干擾內分泌,間接影響肌瘤變化。
温馨提示:子宮肌瘤雖然係良性腫瘤,但對女性健康同生育影響唔可以掉以輕心。唔係所有肌瘤都會阻礙懷孕,但黏膜下肌瘤、較大或者位置尷尬嘅肌瘤,確實會增加不孕同流產風險。
如果你出現 經血異常、經痛加劇、下腹脹大、尿頻、或者長期備孕唔成功,就應該快啲睇婦科醫生,做超聲波檢查。好多時當日已經可以知道結果,唔需要擔心要等好耐。
最緊要係,子宮肌瘤唔代表人生完結,早發現、早監察、配合醫生建議,大部分女性都可以安心生活,甚至成功懷孕生BB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