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女性愈來愈重視生育健康,無論係因為結婚後遲遲未懷孕,定係年齡漸長想提早準備懷孕,「我仲有冇生育能力?」 成為好多人心入面最想問、但又唔知點問嘅問題。
事實上,女性生育力係可以透過一系列檢查和評估方法了解,包括卵巢儲備功能(AMH)、卵泡監測、荷爾蒙檢查、甚至輸卵管是否通暢等。呢啲資訊唔單止幫助了解現時生育狀況,亦有助提早規劃懷孕、凍卵,或者避免走冤枉路。
本文將會詳細講解:
生育能力點樣定義?
常見檢查項目有咩?
幾時應該開始檢查?
邊啲人特別建議做生育力評估?
無論你係準備懷孕、備孕失敗、曾有流產經驗,抑或單純想了解自己嘅身體狀況,呢篇文章都會幫到你。
一、咩叫「生育能力」?唔等於月經準時!
生育力(Fertility)泛指一個女性自然懷孕嘅能力,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:
卵巢儲備量(卵子數量與質素)
排卵功能是否正常
子宮環境(內膜厚度、結構)
輸卵管是否通暢
荷爾蒙水平(如FSH、LH、E2)
有唔少人以為「月經準時就一定好容易懷孕」,但事實上有啲女性月經正常、排卵都有,但卵巢功能已經下降;亦有啲人年紀輕輕,卻早發性卵巢功能衰退。所以真正要評估生育力,要靠具體檢查項目,唔能單靠表面症狀判斷。
二、常見女性生育力評估檢查項目
1. AMH 檢查(抗穆勒氏管荷爾蒙)
測量卵巢內卵泡數量,越高代表卵巢儲備越多。
唔受月經週期影響,任何時間都可以驗。
AMH 唔代表懷孕機會,但係凍卵、試管嬰兒成效嘅參考指標。
年齡 | 正常 AMH 值範圍(ng/ml) |
---|---|
20–30歲 | 3.0–5.0 |
31–35歲 | 2.0–4.0 |
36–40歲 | 1.0–2.5 |
>40歲 | <1.0 |
低於 1.0 通常代表卵巢儲備下降,建議盡快作出生育計劃。
2. 基礎荷爾蒙檢查(FSH、LH、E2)
月經週期第2–3日驗血
FSH 過高代表卵巢功能下降
LH 高可能同多囊卵巢綜合症有關
E2(雌激素) 高可能壓抑 FSH 造成假性正常
3. 超聲波卵泡檢查(AFC)
陰道超聲波觀察「基礎竇卵泡數量」
正常應見到 5–10 個以上
一般配合 AMH 一齊睇效果最好
4. 排卵監測
月經期後(第10~14日)開始做B超
追蹤卵泡發育至排卵
適合計算黃金受孕時間或懷疑無排卵人士
5. 子宮內膜厚度+子宮環境
超聲波觀察內膜厚度是否達受孕標準(8–12mm)
評估有冇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異位、息肉等問題
6. 輸卵管通暢檢查(輸卵管造影 HSG/通液)
若備孕半年未果建議做此檢查
檢查是否輸卵管阻塞,避免不必要試管程序
三、邊啲女性應該考慮做生育力評估?
並唔係所有人都需要即時做評估,但以下情況人士建議提早了解:
1. 年齡 30 歲以上仍未有生育計劃
女性卵巢功能會隨年齡下降,35歲後下降明顯加快,AMH值開始跌得急,提早了解可做出凍卵/備孕準備。
2. 結婚後嘗試半年以上都無懷孕
如性生活正常、無避孕、試半年至一年仍未成功懷孕,應儘快雙方做不孕原因檢查,包括生育力評估。
3. 經歷過流產/宮外孕/手術史
如曾經清宮、子宮內膜受損、輸卵管開刀等,建議檢查子宮與卵巢狀況,避免影響下次懷孕。
4. 經期唔穩定、多囊、荷爾蒙失調
月經經常遲到、經量極少/極多、痛經嚴重、多毛痤瘡等症狀,有可能與內分泌或排卵問題有關,建議配合檢查。
四、常見迷思:月經正常=生育力高?
不少人有以下錯誤觀念:
❌「我月經準時,應該冇事啦」
✔️ 其實有唔少女性即使月經正常,但卵巢早衰、卵子質素下降,令懷孕機會變低
❌「未想生唔使睇,遲啲先啦」
✔️ 當發現想生先發現卵巢功能已大降,可能連試管都未必有好效果
❌「AMH低=冇得生」
✔️ AMH 低代表卵子數量少,但唔代表卵子質素差,只要排卵正常,一樣有機會自然受孕。
五、生育力可以逆轉或改善嗎?
生育力下降係自然規律,冇得「逆轉」,但可以「提早因應」。
建議做法:
保持健康生活習慣:戒煙戒酒、少熬夜、營養均衡、維持正常 BMI(過瘦過肥都影響排卵)
適時備孕或凍卵:尤其35歲後,提早考慮未來計劃
定期婦科檢查:每年至少一次,監察卵巢功能變化
了解自己週期與排卵情況:可使用排卵試紙、App紀錄,甚至接受排卵監測輔助
六、檢查程序與費用簡介(以深圳為例)
如你想了解或做生育力評估,深圳不少正規婦科醫院提供套餐式檢查,收費透明合理。
項目 | 價格範圍(人民幣) |
---|---|
AMH 檢查 | ¥200 – ¥400 |
卵泡監測(單次 B超) | ¥100 – ¥200 |
激素六項(FSH、LH等) | ¥200 – ¥350 |
超聲波+內膜檢查 | ¥150 – ¥250 |
輸卵管通液檢查 | ¥800 – ¥1200 |
✅ 多數機構支援即日預約、當日報告
✅ 有些更設有港人接待窗口、廣東話醫生解說
温馨提示:如你對AMH檢查、排卵監測、婦科評估有興趣,或者想了解深圳診所檢查流程,我可以幫你整理更具體建議,包括預約方法、檢查次數建議、報告分析解說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