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章專題 香港女性月經失調中醫點調理?體質分型+實用方法一文睇清

香港女性月經失調中醫點調理?體質分型+實用方法一文睇清

2025 年 7 月 6 日 文章專題

在香港都市生活壓力繁重、飲食不規律、作息混亂之下,月經失調已經成為好多女性面對的常見問題。不論係經期延遲、提前、經血過多/過少、甚至經痛嚴重,都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生育計劃。

雖然西醫多以荷爾蒙藥物介入治療,但越來越多香港女性選擇以中醫調理方式,從體質出發,改善身體根本機能,達致「月事正常」、「週期穩定」、「經痛減輕」。

咁到底中醫點睇月經失調?香港女生要點樣分辨自己體質?中醫又有咩調理方法?呢篇文章就為你全面解構。

一、中醫點睇月經失調?

中醫稱月經為「天癸」,由腎氣主導、肝氣疏泄、脾胃運化共同協調完成。只要身體內部氣血充足、陰陽平衡、臟腑協調,月經先至會按時來潮、量質正常。

中醫認為,月經失調係身體內部失衡嘅結果,根本原因包括:

肝失疏泄:情緒鬱結、壓力大令肝氣不暢,影響氣血運行

腎氣虛弱:先天體質或過度勞累導致腎精不足,影響天癸生成

脾氣虛弱:飲食不當或勞倦過度令脾氣不能生血,血海不足

血瘀阻滯:寒邪入侵或舊疾未癒,導致經血運行不暢

二、常見月經失調表現

香港女性常見的月經失調狀況包括:

狀況類型表現
月經提前經期少於21日,甚至兩星期就來一次
月經延遲超過35日先來一次,或月月拖遲
月經量過多/過少血量多至漏夜/持續一星期,或少至一兩日即完
月經顏色異常過深暗、有血塊、或顏色偏淡
經痛嚴重經期前後下腹劇痛,需靠止痛藥處理
閉經幾個月無月經或完全停經(未到更年期)

以上情況,可能係單一體質失衡導致,但好多時係多種原因夾雜,需要中醫辨證論治。

中醫月經調理

線上咨詢預約 · ‎周六日正常接診

三、五大中醫體質分型與調理建議

1. 肝鬱氣滯型

特徵:經期不穩、提前或延遲不定,經前情緒易怒、乳房脹痛、胸悶、腹脹痛。

成因:情緒壓力大,肝氣鬱結,影響氣血流通。

調理原則:疏肝理氣,解鬱調經。

常用中藥:柴胡、香附、丹皮、白芍、鬱金

飲食建議:

可飲玫瑰花茶、洛神花茶助疏肝解鬱

避免辛辣、濃茶、咖啡等刺激性食物

生活建議:

減壓放鬆,建議瑜伽、靜觀冥想

經前避免情緒波動大

2. 腎虛型

特徵:月經延遲、量少、色淡,伴隨腰膝酸軟、怕冷、精神差。

成因:多因先天不足、長期疲勞或多次流產傷腎。

調理原則:補腎填精,調補沖任。

常用中藥:熟地、杜仲、巴戟天、山茱萸、枸杞

飲食建議:

食黑豆、黑芝麻、羊肉、核桃、桂圓等補腎食物

避免過冷食物如生冷海鮮

生活建議:

作息要穩定,避免捱夜

保暖腰腹,經期勿著短裙或吹冷氣

3. 脾虛型

特徵:月經量少或色淡,常有乏力、食慾差、面色偏黃、容易腹瀉。

成因:飲食不節、勞倦傷脾,氣血生化乏源。

調理原則:健脾益氣,補血調經。

常用中藥: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當歸、黃耆

飲食建議:

粥類佳如紅棗糯米粥、薏米山藥粥

少食甜品、冷飲,忌吃生冷瓜果

生活建議:

多晒太陽、增強消化吸收

運動如太極、快走有助健脾

4. 血瘀型

特徵:經血有血塊、色深或黑紅,經痛如刺、定位明確、痛不欲生。

成因:寒邪入侵或久病成瘀,氣血運行不暢。

調理原則:活血化瘀,溫經止痛。

常用中藥:丹參、紅花、桃仁、川芎、益母草

飲食建議:

多飲紅糖薑茶,暖宮散寒

禁食冰品、生冷食物

生活建議:

保暖腹部,尤其經期避免著短褲裙

可泡足、做艾灸,有助血液循環

5. 氣血兩虛型

特徵:月經量少色淡、周期延遲,伴隨心悸、頭暈、面白、容易疲倦。

成因:大病後氣血兩傷、長期節食減肥、過勞。

調理原則:補氣養血、健脾生血。

常用中藥:當歸、黨參、熟地、阿膠、黃耆

飲食建議:

可飲用紅棗桂圓茶、枸杞雞湯補血養氣

避免過度節食,飲食均衡為要

生活建議:

減少過勞,加強休息

每天緩和運動,如慢跑或伸展

四、中醫調經療程需時多久?

中醫調經講求「調其根本」,非一兩日之效。大部分香港女性在服用中藥、配合針灸或食療後,約需3–6個月才能見明顯改善。

療程長短視乎體質、病因及是否長期服用西藥(如避孕藥、荷爾蒙),建議配合以下三項原則:

按時服藥:每日定時煎煮/服中藥,配合月經週期

調整生活習慣:定時作息、避免熬夜、減少情緒波動

配合食療+經期保暖護理

五、香港睇中醫調經要注意咩?

在香港選擇中醫婦科,記得留意:

選擇註冊中醫師:查看醫務委員會註冊名單

專注婦科方向:有經驗處理月經失調、婦科不適

是否支援中藥煎劑/濃縮顆粒:方便日常服用

是否提供針灸配合:部分女性對穴位調經反應良好

能否根據月經週期開藥調配:如分經前、經期、經後用藥等

六、月經失調會影響生育嗎?

答案係:有可能會。特別係經期紊亂、排卵不規律、經量過少、閉經等情況,會直接影響卵子質素與子宮內膜環境。

所以,如果你有備孕計劃,而又有月經異常問題,儘早接受中醫調理,可以為懷孕創造更理想體質,增加自然受孕機會。

總結:從體質出發,中醫調經更根本

月經失調並非單一疾病,而係身體整體失衡嘅訊號。中醫調理不止係對症下藥,而係以「辨證論治」為基礎,根據唔同體質、病因、生活背景作出個人化療法。

香港女性面對節奏急促、壓力爆棚嘅生活方式,更應該以中醫角度了解自己體質,從根本調理,令經期恢復正常,氣血流暢,身心自然平衡。